第262章 申城巨盾固海疆(1 / 2)

“怒涛一号”主炮阵地,巨大的混凝土工事内部。

梅尔顿将军带领着林宇,一边走一边详细地介绍着这套凝聚了超越时代科技的防御体系。他的声音沉稳而专业,充满了对这套强大武器系统的自信。

“长官,整个‘岸防巨盾’体系,以12座这样的‘怒涛’双联装380毫米主炮阵地为核心骨干。”梅尔顿指着那如同巨兽般蛰伏的炮塔,眼中带着一丝敬畏,“这款主炮仿制并优化自德意志海军最顶级的战列舰主炮,单发炮弹(穿甲弹)重达**800公斤**,采用先进的线膛炮管和发射药,最大有效射程超过36公里!足以覆盖申城外海的大部分关键航道。其配备的重型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足以击穿当今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

他顿了顿,补充道:“每座双联装炮塔的理论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2-3发**,十二座炮塔齐射,一次就能向目标倾泻二十四发毁灭性的炮弹!”

“除了主炮,体系中还包括了48座‘撕裂者’单装150毫米岸防副炮阵地。”梅尔顿指向远处海岸线上一些相对较小、但同样经过精心伪装的工事,“这些副炮射速更快,主要用于打击敌方的巡洋舰、驱逐舰等中轻型舰艇,或者对试图靠近海岸的登陆部队进行火力压制,有效射程约**22公里**。”

“最后,还有144门‘猎隼’88毫米高平两用速射炮,均匀分布在各个阵地和关键节点。”他继续介绍道,“这些速射炮不仅能构成一道对空最大射高近万米的密集防空火网,有效拦截敌方轰炸机和侦察机,同时也能平射,用于打击近岸的小型高速目标,如鱼雷艇或登陆艇,形成远、中、近三层衔接的严密火力网。”

林宇一边听着,一边不时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眼前的巨炮和周围的设施。他能想象到,当这一百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怒吼时,将会是何等惊天动地的景象。

梅尔顿带领林宇走进主炮阵地旁边一个同样坚固的、半地下的附属观察所或指挥室,里面配备着精密的仪器和通讯设备。

“长官,这套体系最强大的地方,不仅仅在于火炮本身,更在于其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梅尔顿指着墙壁上巨大的标图板和几台看起来充满机械美感的复杂装置(机械式射击诸元解算器),“我们拥有覆盖整个海岸线的‘鹰眼’远程光学观测网络,各观测点获得的目标距离、方位、航速等原始数据,会通过加密的有线和无线电通讯,实时传输到这里的‘中枢’火力解算与指挥中心。”

“这些机械式解算器,虽然不是后世的电子计算机,但其内部的精密齿轮和凸轮结构,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输入的目标动态数据和本方炮位参数,自动解算出精确的射击诸元,包括提前量、方向角和高低角。其计算速度和精度,远超这个时代任何国家依靠人工标图和手动计算的岸防炮兵!”

“解算出的射击指令,可以通过指挥中心的交换系统,迅速下达到指定的炮群,无论是集中火力打击单一高价值目标,还是分散火力压制多个目标,都能做到快速响应和精确执行。甚至炮塔的部分操作,如按照解算结果进行大致的方位和俯仰调整,都可以半自动完成,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和命中率。”

林宇仔细观察着那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解算器和布满刻度的标图板,又看了看炮塔内部那些虽然庞大却显得井然有序的机械结构,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他之前只是从系统介绍中了解这套体系的强大,此刻通过梅尔顿的详细讲解和实地观察,他对这“岸防巨盾”的威力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这不仅仅是一堆大炮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具备了早期自动化和信息化特征的、高度整合的现代化防御系统!它的作战效能,绝对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想象。

“很好!”林宇再次拍了拍梅尔顿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肯定,“有了这道钢铁长城,申城的海岸线,固若金汤!”

梅尔顿将军在介绍完对海和对空的火力配置后,特别指向了海图桌旁另一张覆盖着透明保护膜的、比例尺更大的陆地地图,上面标注着申城及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