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笑着感慨道:
“好你个布鲁斯,原来我一直都被你骗了。”
“以你的能力,如果愿意研究原子物理,恐怕质子中子早都被发现了。”
就在卢瑟福遐想时,李奇维的升级实验组装完毕。
“现在开始!”
“第一次实验,两边的探测器同时打开。”
滴!
随着电子发射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立刻开始关注感应灯的情况。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
感应灯竟然不是同时亮的!
左边亮时右边就不亮,右边亮时左边就不亮。
反正每次只有一边亮。
“天啊!”
“这什么情况”
“这岂不是说电子变成每次只通过一个狭缝了”
“怎么不干涉了呢”
很明显,在场的大佬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刚刚的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还历历在目。
怎么加个探测器看看电子的行为,电子就不干涉了。
现在的电子是每次随机选择通过左缝或者右缝。
这时,有人忽然想到了一个恐怖的事实:
“如果把探测器换成人的眼睛。”
“假设人眼能直接看见电子。”
“人一看,电子就表现出波动的行为,发生干涉;人不看,电子就表现出粒子的行为,不干涉。”
“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看】这个动作,竟然直接影响了电子的行为。”
“这太不可思议了!”
就在众人的议论中,实验结束。
显示屏上没有出现干涉条纹,只有两条明亮的条纹,是电子分别通过双缝留下的。
李奇维没有急着解释,继续实验。
“第二次实验,关闭左边探测器,打开右边探测器。”
滴!
感应灯时不时地亮起。
十分钟之后,显示屏上依然没有干涉条纹。
很明显,电子还是没有发生干涉。
“第三次实验,关闭右边探测器,打开左边探测器。”
结果第二次完全一样!
不管打开哪边的探测器,只要有探测器的存在,电子就不再发生干涉,而是完全变成了粒子。
最后,李奇维笑着说道:
“现在,同时关闭两个探测器。”
很快,结果出现,电子又发生干涉了!
显示屏上出现了熟悉的明暗条纹。
至此,升级版的李氏双缝实验结束!
结果却非常匪夷所思。
只要有探测器,电子就表现为粒子;没有探测器,电子就表现为波动。
不少人完全想不明白。
“这也太古怪了吧!”
这时,李奇维笑着说道:
“我相信,在座诸位应该有人可以解释这个实验结果吧。”
“海森堡,你来解释一下。”
海森堡正在跟泡利讨论问题,听到后立马站了起来。
他没想到布鲁斯教授竟然会让自己解释。
不过,他内心没有紧张,非常沉稳。
海森堡开口说道:
“这个升级版的观察者实验,其实就是互补原理的最好证明。”
“探测器线圈和显示屏其实都是同一种作用。”
“它们都是对电子的粒子性测量。”
“当电子通过线圈时,它就发生了波函数坍缩,成为粒子,所以不能再发生干涉。”
“而当移走感应线圈时,电子就恢复到迭加态,具有波动的性质,所以可以发生干涉。”
“此外,这个实验和意识没有任何关系。”
“就算把探测器换成人的眼睛,并且假设人的眼睛能看到电子。”
“但是【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空间中的光子打在了电子上,然后光子被人眼接收,看见了电子。”
“而光子与电子撞击的过程,就是对电子的粒子性测量,使得电子发生了波函数坍缩。”
哗!
众人恍然大悟!
他们都是当世物理学界的顶尖存在。
经过几次的洗脑,现在已经开始摒弃经典物理学的思维。
不能把电子当成一个实在的小球。
而是波动和粒子的结合体。
只要认可这个观点,并且时刻用这种思维思考量子力学的问题。
那么所谓的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还有升级版的观察者效应实验,就很容易理解了。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示意海森堡坐下,对方的解释完全正确。
他的内心突然很感慨。
“总算在线辟谣了。”
这个升级版的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后世各种营销号所描述的那个实验。
而且营销号在文章中还会配上一张特别误导的图片。
图片上半部分是一个小人闭着眼,站在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仪器前,显示屏上出现了干涉条纹。
然后图片下半部分是这个小人睁开眼,显示屏上干涉条纹又消失了。
于是得出结论:
“震惊!”
“物理学不存在了!”
“双缝干涉实验太恐怖了!令人毛骨悚然!”
“人的意识可以影响现实!”
“意识超越了物理学”
总之,怎么震惊怎么来。
仿佛下一刻就能开始修仙了。
但如果你从头看完了量子力学的诞生过程,就会微微一笑。
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一点也不神秘,和意识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误解,关键就在于“观察者”这个词。
很多营销号根本不知道观察者是什么意思,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观察者肯定就是人嘛。”
于是,就觉得人的意识能够干预实验结果。
但真相是显示屏、探测器都是观察者,它们可没有意识。
就算放一只猫看电子如何通过双缝,电子依然会坍缩成电子,而不发生干涉。
这时,有人可能会说:
“我懂了,量子力学和意识没有任何关系。”
不!
还是有一点关系的。
真实历史上,薛定谔的猫质疑的就是意识对于量子力学的意义。
这时,李奇维朝着薛定谔看了一眼。
忽然,他的心中产生一个古怪的想法:
“如果我提出了薛定谔的猫,那岂不是自己质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