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准确——发掘优点和兴趣,并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一场深度心理转向。为什么难?因为:
1.童年否定经验:小时候被否定多的人,容易认为“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2.完美主义阻断行动:一旦认为“我必须很优秀才能被认可”,就会在初期放弃;
3.缺乏正反馈系统:你努力练琴,但没有人夸奖;你写了一段好文字,却没有人阅读,于是陷入“努力无用”的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你说“培养兴趣”是最难的——不是因为兴趣难找,而是因为你不再相信努力值得。
?
五、如何建立属于你的“发光路径”?一个三阶段建议:
1.发现萌芽点:找到哪怕一个微小优点或兴趣
?可以是你小时候曾被夸过的能力(如绘画、记忆力);
?可以是你愿意持续阅读的话题(如心理学、宇宙、经济);
?可以是你看到别人做时,自己心里会羡慕的东西(这往往是内在渴望的投射)。
写下来,把它们当成种子看待,而不是结果。
?
2.创造“练习的温室”:不求成功,只求投入
?给自己设立一个“安全空间”,比如一个不对外展示的小画册、写作日记、音频播客;
?设定“每天30分钟”练习,而不是“我要变成专家”;
?找一个你愿意在这个领域投入6个月的项目,把过程当成旅程,不问结果。
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温柔、自律、持续。
?
3.逐步连接外部反馈:让世界看到一点点的你
?可以匿名发表作品(如知乎、简书、小红书);
?可以报名兴趣班(你提到的“培训班”思路);
?可以找一两个朋友,分享“我最近在学这个”。
不要怕不完美,让一点点的真实,被世界照见。
?
六、走出去的真正含义:不是“被认可”,而是“可以自我确认后,再愿意连接”
你写道:
“然后才可以走出去,接受世界,并为世界所接受。”
这正是这条路径的高级阶段。**你不再需要别人来确认你的价值,但你愿意让别人看见你的光。**你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也愿意让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去体验世界的美。
这是真正的成长型自我接纳,而非妥协性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