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战争失利,战死沙场才是魏家人最好的结果。
男人死光了,女人就能活下去了。
可这,不是魏家女人想要的结果。
魏家的武将,求得是保家卫国,求的是德胜归来阖家欢乐,从来不是马革裹尸!
若不然,王源,那个风光霁月、剔透玲珑的孩子怎么会一去不归?
是夜,魏家除了魏英健,所有人都乔装走了,诺大的魏府全是一个个乔装打扮的主子。
老夫人说了,他们只需要假扮主子,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届时他们的穿戴、首饰都允许他们带走,只要事发之时机灵点儿,跑了就行。
至于什么时候是届时?
老夫人给的答案就是魏家被查抄的时候。
就连魏娇娘的车驾也直接绕过了京城,随着大量北去的难民艰难而行。
同一时候,许谦、王一韬、杜尚书、陶显等等眼明心亮的都在秘密地收整家私,遣散自家儿孙。
整个京城好像都默默地有志一同地在收拾行囊细软,街上空置的房屋一夜之间就多了好多家。
不巧的是,卢钺领了圣旨,意气风发地调兵遣将出发了,九万的三大营被抽调了三万人,京城防护变成了六万。
廖华居然真的亲自带领礼部官员,在三千羽林卫的护送下往西疆而去。
西疆的朝堂上历时一个月的争论,争论不休,可柱国大将军觉的机不可失,久久等不到陛下的旨意,直接私自发兵,挑起了大魏-西疆的战事。
收到消息,西疆的朝堂立时分化两极,老皇帝身体日渐衰败,几次大朝都是出来露了下脸就回去了。
主持朝议的都是太子柴济川。
柴济川心胸宽广,什么意见都听,不管是肃王一派的还是齐王一派的,就连几个皇弟或是大臣说的有道理的他都听。
后果就是历时一月也才刚定下来,该不该趁大魏南方动乱之际出兵掠边。
出兵,好处太多,西疆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是戈壁,不是西疆先祖喜欢戈壁,而是大魏的先祖先下手为强,占了中原。
如今他们后辈子孙不争气,区区百年而已,西疆出兵抢夺过来也不算什么?
然后就是要不要兵力支援?
柱国大将军手里的兵权十万,应该是足够了!
然后就是柱国大将军是绕过了黄龙古道进攻,那路窄、还难行,想要大举进攻难。
刚好这时候传来了大魏放弃南方的做法,西疆一干武将立时都坐不住了,谁不想建功立业?
于是本来就百花齐放的西疆武将,为此争得天翻地覆,终于争出来结果了,就是各管各的。
啥意思?
西疆三大将军,柱国大将军从南面进攻占了地利之便,剩下两位大将军,一个驻守西面疆界,一个驻守北面疆界,既然都想争功,那就各凭本事。
不招新兵,用自己的兵马,自己选进攻路线,争抢下来的地盘各位自己经营。
老皇帝看着柴济川,神色复杂的厉害,他身体是真的不行了,这次的事也算是考验。
可他没想到作为太子,自己的三儿子居然议出了这么个结果!
柴济川道:“综合国力上,西疆略高于大魏。”
老皇帝:“那是去年,今年大魏乱了,一个不知名的孔家作乱,大魏朝廷毫无招架之力,是该动兵的时候。”